CMMI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CMMI業務介紹
(1)背景介紹: CMM是“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英文簡寫,該模型由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軟件工程研究所(簡稱SEI)受美國國防部委托,于1991年研究制定,初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評價美國國防部的軟件合同承包組織的能力,后因為在軟件企業應用CMM模型實施過程改進取得較大的成功,所以在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使用。
CMMI是SEI于2000年發布的CMM的新版本,目前CMMI已經發展到1.2版本,并且只接受1.2版本的評估結果。CMMI目前包含了三個模型,分別是CMMI-DEV、CMMI-SVC以及CMMI-ACQ模型。
CMMI-DEV:最新版本是SEI于2006年8月份發布的CMMI for Development v1.2版本。該版本集成了軟件工程、硬件工程和系統工程三大學科領域。
圖表 1 CMMI-DEV模型集成
CMMI-DEV模型按照階段式表達方式將成熟度分為五個等級,每個等級包含相應的過程域,如下圖所示:
圖表 2 CMMI-DEV各成熟度等級包含的過程域
CMMI-SVC:該模型SEI于2009年2月份發布,最新版本是CMMI for Services v1.2版本。該模型可以應用于IT、醫療衛生、教育等各類服務領域。
該模型采用了CMMI的基礎架構,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服務相關的特有過程域。對于已經實施CMMI- DEV 的企業,提供了快速、便捷的理解和導入機制。
圖表 3 CMMI-SVC和CMMI其他模型的關系
CMMI-SVC模型按照階段式表達方式也分成五個等級,每個等級包含相應的過程域,如下圖所示:
圖表 4 CMMI-SVC各成熟度等級的過程域
CMMI-ACQ:該模型SEI于2007年11月份發布,最新版本是CMMI for Acquisition v1.2版本。該模型基于CMMI模型體系架構,整合了CMMI采購模型、軟件采購模型以及政府及產業采購的最佳實踐等,用于指導采購方進行采購管理。該模型適用于政府、電信、金融等領域的采購管理。
SPCA:“軟件過程及能力成熟度評估”(簡稱SPCA)是軟件過程能力評估和軟件能力成熟度評估的統稱,是中國信息產業部會同國家認證認可監督委員會在充分研究了國際軟件評估體制,特別是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SEI所建立的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并考慮了國內軟件產業實際情況之后所建立的軟件評估體系。
SPCA依據的評估標準是信息產業部《SJ/T 11234-2001 軟件過程能力評估模型》和《SJ/T 11235-2001 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兩個標準,這兩個標準是在深入研究了CMM、CMMI、ISO/IEC TR15504、ISO9000、TL 9000以及其他有關的資料和文件以及國外企業實施CMM的實際情況后,結合國內企業的實際情況,以CMMI作為主要參考文件最終形成的,已于2001年5月1日發布實施。
SJ/T 11234《軟件過程能力評估模型》針對軟件企業對自身軟件過程能力進行內部改進的需要,而SJ/T 111235《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則針對軟件企業綜合能力第二方或第三方評估的需求。兩個模型分別適應于不同的目的。
SPCA評估遵循《軟件過程及能力成熟度評估指南》,該指南由國家認監委和信息產業部2002年8月共同發布,作為利用SJ/T11234或SJ/T11235實施評估的操作指南。評估過程由經過培訓的專業隊伍以評估參考模型作為確定過程的強項和弱項的基礎而對一個或多個過程進行檢查。從不同用途考慮,評估分為內部過程改進評估和顧客選擇評價兩種。
(2)標準特點: CMMI/SPCA的思想來源于已有多年歷史的產品質量管理和全面質量管理。Watts Humphrey和Ron Radice在IBM公司將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應用于軟件工程過程,收到了很大的成效。SEI的軟件能力成熟度框架就是在以Humphrey為主的軟件專家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中融合了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以不斷進化的層次反映了軟件過程定量控制中項目管理和項目工程的基本原則。CMMI/SPCA所依據的想法是只要不斷地對企業的工程過程的基礎結構和實踐進行管理和改進,就可以克服軟硬件生產中的困難,增強開發制造能力,從而能按時地、不超預算地制造出高質量的軟件產品。
CMMI模型分成連續式和階段式兩種表達方式,如下圖:
圖表 5 CMMI兩種表達方式
每個過程中設定了通用目標和特殊目標,每個目標下由若干實踐組成。這些實踐是根據各個組織長期開發實踐活動的成功經驗逐漸總結、提煉形成的,被認為是具有共性的最佳實踐。CMMI的模型層次結構如下圖所示:
圖表 6 CMMI模型結構
(3)好處/作用:實施CMMI/SPCA,可以幫助IT企業對軟件/系統工程過程進行管理和改進,增強開發與改進能力,從而能按時地、不超預算地開發出高質量的軟件、硬件和系統集成項目,從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實施CMMI/SPCA對企業的好處主要體現為:
第一、能保證軟件開發的質量與進度,能對“雜亂無章、無序管理”的項目開發過程進行規范。
第二、有利于成本控制。因為質量有所保證,浪費在修改、解決客戶的抱怨方面的成本會降低很多?,F在絕大多數情況是缺少規范制度,只是求快。項目完成后,要花很多時間修修補補,費用很容易失控。
第三、有助于提高軟件開發者的職業素養。每一個具體參與其中的員工,無論是項目經理,還是工程師,甚至一些高層管理人的做事方法逐漸變得標準化、規范化。
第四、能夠解決人員流動所帶來的問題。公司通過過程改進,建立了財富庫以共享經驗,而不是單純依靠某些人員。
第五、有利于提升公司和員工績效管理水平,以持續改進效益。通過度量和分析開發過程和產品,建立公司的效率指標。
等等。
我國政府一直重視軟件和IT產業的規范和發展,強調提高我國軟件開發和軟件產品質量的重要性。國務院 “18號文件” 《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明確提出鼓勵軟件出口型企業軟件能力成熟度認證,其認證費用通過中央外貿發展基金適當予以支持。目前各省市高新區、軟件園或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大都有對通過CMMI/SPCA評估的企業給予資金獎勵的制度。特別是SPCA評估得到了中國政府的直接支持,反映了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動我國軟件業發展的政策導向??梢韵嘈艑τ谕ㄟ^SPCA評估的企業將得到更多得政策支持。
(4)適用范圍: CMMI/SPCA評估為軟件開發/外包、硬件、系統集成(IT)和服務企業提供了業界最佳實踐,有利于這些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增強競爭能力。
根據企業的業務及產品情況。一般可按如下原則選擇:
1、國內軟件開發企業:CMMI-DEV軟件工程領域、SPCA
2、軟件外包企業(特別是承包美國軟件項目):CMMI-DEV軟件工程領域
3、系統集成企業:CMMI-DEV系統工程領域
4、硬件企業:CMMI-DEV硬件工程領域
5、IT服務企業:CMMI-SVC
6、在國際市場競爭中顯示研發和服務能力:CMMI-DEV和CMMI-SVC
7、內部軟件過程改進:SPCA,因為評估成本較低
8、承擔較多政府項目和國內項目:SPCA,有利于享受信息產業政策
(5)基本條件:
(a) 評估機構及人員要求:開展CMMI評估必須是SEI授權的合作機構,評估活動由SEI授權的主任評估師進行,并遵守SEI發布的評估需求(ARC)和評估方法(SCAMPI);開展SPCA評估必須得到信息產業部和國家認證認可委員會的批準,評估過程遵守國家發布的SPCA評估方法。
(b) 對于CMMI評估,一般要求企業的項目或產品活動應能覆蓋所申請CMMI等級的要求;而對于SPCA評估,一般要求為:企業成立5年以上,軟件開發人員20人以上,評估項目和人員覆蓋率達到70%。
(6)基本流程: CMMI/SPCA實施的基本流程如下:基礎培訓-->差距分析-->文件評審-->項目試點-->制度化-->預評估-->最終評估。
其中制度化過程的時間一般不低于6個月。
(7)基本步驟:企業實施CMMI/SPCA的基本步驟為:
CMMI培訓→成立SEPG、SQA組→建立和完善文件體系→試點實施→推廣并制度化→參加預評估→參加、準備最終評估→持續改進。
CMMI解決方案
評估方案建議:在初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支持與評估整體方案,內容包括評估的可行性分析,CMM/CMMI/SPCA實施過程和目標,所需費用及優惠,冉達的能力和經驗等內容。
與企業溝通:針對評估方案與企業進行充分地溝通,研討具體實施方法和細節,形成具體評估實施方案。其內容包括:各實施階段的主要任務,職責,成果;項目管理的方法;項目進度等內容。
簽訂合同:與企業商討合同的商務條款。
友情鏈接: |